炎炎夏日,到了溺水高发时期,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,浸潭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绷紧防溺水安全这根弦,以“三强化”确保“三到位”,健全党委政府、学校、村居、社会联防联控机制,坚持多线发力,共同筑牢防溺水的“安全堤坝”!
强化组织保障,确保责任落实到位
浸潭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“人”+“水”两个关键要素,多次召开防溺水工作会议,强调防溺水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幸福,必须把防溺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明确任务,压实责任,教育部门、派出所、学校等多个部门协同,形成“工作部门联防、学校+家长联动、村居+社会联巡齐抓共管的局面,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。
“我镇劳务输出居多,留守儿童众多,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。”浸潭镇人大主席何建勋表示。浸潭镇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的作用,整合多方力量强化“人防堤坝”,经常性、拉网式对河道水库等地开展巡查,时常了解水域情况,并重点排查群众经常游泳、嬉水的重点区域,在河道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施,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、及时妥善处置。
强化宣传教育,确保思想认识到位
通过电子横幅、宣传栏、微信朋友圈、微信群等载体大力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,并发动镇村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进村入户,不间断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。
“各位父老乡亲、家长朋友们,随着天气炎热,全国每年因青少年私自玩水导致溺亡的惨痛事故时有发生......”浸潭镇每个乡村角落里,由乡村大喇叭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着预防溺水的音频,每天提醒未成年人远离水域,同时提醒家长强化对孩子的监管,确保防溺水宣传覆盖到每家每户。
为增强学生防汛、防溺水、自觉远离危险水域等的安全意识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。浸潭镇红星希望小学在暑假前开展“共防共治,安全同行,预防溺水”专题教育活动,活动通过学生设计黑板报、知识讲解、学生参与现场模拟溺水、模拟溺水施救及全体学生共同背诵防溺水六“不”两“会”等活动,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溺水,并通过谈感受,谈认识,让全体学生近距离更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,从而加强自我防范的意识。
浸潭镇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,确保防溺水宣传安全教育入脑入心,切实增强溺水安全意识。
强化防范措施,确保风险降低到位
为进一步加强防范,浸潭镇成立防溺水工作巡查整治小组,常态化对江、河、鱼塘、水库、积水点等进行巡查整治工作,特别是加强在午后、傍晚等溺水事故易发时段的密集巡查,检查过程中提醒路人注意安全,对于发现在单独戏水的未成年人立即开展教育,及时联系村委会干部告知家长、学校督促加强安全教育工作。除此之外,重点检查救生绳、救生圈等救援工具是否完好、数量是否充足,确保一旦发生落水事件,能够第一时间“救得到”,建立溺水隐患点台账,切实加强溺水防控工作。
与此同时,建立“安全教育‘1+1+N’(即1个班主任+1个安全责任老师+学生)分包责任清单表”,加强与家长的沟通,尤其关注比较好动、喜爱戏水的学生和留守儿童,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台账,通过对学生家长日常提醒、每周定时转发温馨安全短信、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观看防溺水视频,共同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。
下一步,浸潭镇将持续加强对辖区内水域的巡查力度,严格落实“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”的防溺水措施,进一步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,坚决遏制溺水事故发生,把溺水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浸潭镇召开学生防溺水工作部署会议
营造宣传氛围
学生在家中线上收看防溺水教育视频
老师入户家访宣传防溺水
学生模拟溺水活动
浸潭社区干部检查安全设备
田心村干部检查警示牌